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一切讲究效率,走路匆匆,吃饭匆匆,但是,我有一件事,不能讲究快书奏,需慢节奏,那就是读到好书,就像遇见佳酿,需慢慢品,细细尝,方能品出阳光的芬芳与粮食的真味。
记忆中,读书的快慢似乎与年龄相关。我少女时代,看课外书(长篇小说)只为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,痴迷于男女主人公的命运,常为尽快知晓人物的命运,匆匆翻至结尾。厚厚一本书,狼吞虎咽,然而,除了记住几个关健人物和一些大情节,对作者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,印象寥寥。那时的阅读,如同囫囵吞枣,只求果腹,却未能品味其中的甘甜。
1979年暑假,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文学作品,第一次接触到郭沫若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歌和茅盾现实主义小说,还有第一次读到才华横溢的作家郁达夫短篇小说《春风沉醉的夜晚》,到现在记忆犹新,那时候阅读让我品味名著的魅力。
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琼瑶小说在大陆流行,我待字闺中,对爱情朦朦胧胧的我也沉浸在琼瑶小说的情节中,不能自拨,随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,一次我看《在水一方》到半夜,被父母责骂一顿,说不要影响工作,怕我对情感类小说走火入魔。当时中国文坛百花争艳,琼瑶三毛作品风靡全国,我每次看得柔肠百转,泪流满面。
结婚生子后,繁重的工作和家务让我身心疲惫,闲暇时间书籍成了陪伴与安慰。阅读只能在零碎时间中进行,薄薄一本书,数月都未能读完,跟谈不上深入了解。那时的阅读,如同在战火纷飞中寻找片刻的宁静。
时光荏苒,与书相伴的日子悄然流逝,我也退休了,有了大把时间与书相伴后,我开始慢读四大名著之一《红楼梦》,我就读的老年大学国学班王老师在课上发讲义讲解《红楼梦》后,我对《红楼梦》名著理解更透彻,我慢慢阅读,有时一字一句地咀嚼,受益匪浅,我还慢读了《瓦尔登湖》和《唐诗宋词经典》等书,体会到书中真谛。
不经意间,退休已5年多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读屏,听书盛行,而我却偏爱执一卷书香,尽享慢读的千般乐趣,感悟书中无限美好。慢读,使我在快书奏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,学会了等待,学会了沉淀,也学会了在字里行间寻找生活的真谛。慢读,是对文字的尊重,亦是对生活的热爱。在当今快节奏时代,愿我们静下心来,享受慢读的惬意。
2025.8.30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