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校园生活>>

共有 23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

发表日期:2025年5月17日   作者:彭慧

浅夏的江南,草木葱茏,绿意如诗。空气中还萦绕着暮春的余香,温柔的风拂过耳畔,似在轻声提醒:今天下午有王老师国学课。匆匆用过午饭后,我便怀着期待的心情,急驰赶往吴江区老年大学。

一走进309教室,热闹的氛围扑面而来!王老师一如既往,带着那慈详的微笑,端坐在讲台前,那温和的目光,如春日暖阳,轻轻洒在每一位同学身上。黑板上,今天的授课的内容——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 苏轼》,已经被工工整整地书写上去,苍劲有力的字迹,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展开的精彩篇章。

哦,对了!上节课王老师提过,这节课是公开课,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会来旁听的。果不其然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有副校长吴冬明周有根,校长助理屠卫萍,艺术处沈德官、方华,编辑室陈志方等领导和其它工作人员齐聚一堂,共同聆听王老师的精彩讲课,并为其评价,打分。

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,教室瞬间安静下来。王老师操着略带吴方言的普通话,语调舒缓,似是展开一卷引人入胜的故事,由浅入深,娓娓道来苏轼这篇《定波风》老师讲解细腻入微,还将重点以工整的板书详尽展示,为大家梳理出清晰的脉络。

随着讲解的不断深入,王老师特邀顾定秋同学上台吟诵。顾定秋同学凭借资深广播员的专业功底,字正腔圆、饱含深情吟诵道:

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

·苏轼

常羡人间琢玉郎。天应乞与点酥娘。尽道清歌传皓齿。风起。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
万里归来颜愈少。微笑。笑时犹带岭梅香。试问岭南应不好。却道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,仿佛拥有穿越时空的魔力,让我们仿若置身千年亲眼见到那个“一蓑烟雨任平生,江海度余生”,旷达而又乐观的苏轼,感受到他笔下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。

我今天也十分荣幸,诗词中的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,正我前阶段写一篇在校发表的文章《此心安处是吴江》主题契合。王老师特意邀请我上台分享感悟。再次重温《定风波》那些词句如同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,回首过往的经历与挫折,与苏轼的坎坷人生相比,又算得了什么这堂课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当下,感恩岁月赋予的每一段生命体验。

王老师的课堂之所以独特而精彩,就是善于结合本课程内容与学生互动。或是邀请同学上台朗诵,或是鼓励大家分享文章、诗词,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。在这里,每个人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,即便已步入暮年,也能重拾自信,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,收获热烈的掌声与真诚的赞美。 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-5-14

0
  • 上一篇:老年大学是我们的最爱
  • 下一篇:退“职”不退“责”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