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苏州到北京,一千多公里的路程,我几乎是凭着一股执念踏上的。没有对故宫长城的向往,也没有对京城繁华的好奇,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见一见我的圣芳姐。
我今年八十一,圣芳姐九十一。我们是表姐妹,隔着一辈人的血缘,却有着比亲姐妹更深厚的情谊。我们原先都各自不知东西?只到十年前表侄张朝阳让我们大家来了一次大聚会,还到了祖籍山东单县祭祖。那时候我才真正的见到了圣芳姐。见到了圣芳姐,就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……从此后,我们在微信上就没有断过联系,每天早晚都问好,心中唯一的惦念就是希望圣芳姐平平安安,无病无灾,安享度过她的晚年。但心中那份牵挂,却像陈年的酒,越放越浓。
前阵子听说圣芳姐生了一场病,病愈后住进了北京女儿小华家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,总想着:“再不见,恐怕就真的难以见到了。”老伴劝我年纪大了别折腾,可我知道,这次再犹豫,一定会后悔一辈子。于是我揣着攒下的退休金,买了一张高铁票,还是站票,高铁上还是碰到好心人,看我年龄大,将他的座位让给我坐。连让座人的名字也不知道,天下到处都有好心人!
就这样我一个人乘高铁来到了北京。
出了车站,打了一辆滴士,圣芳姐女儿小华家很远,北京那么大,开了很久才开到小华家。到了就看见圣芳姐的女儿小华、女婿周辉在门口挥手接我。圣芳姐也柱着拐杖从楼梯上下来接我,我与圣芳姐紧紧的拥抱在一起,热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……我姐她比记忆中瘦了些,头发也白了一半,但眼睛还是那么亮。看见我,她愣了一下,随即眼泪就掉了下来,颤巍巍地伸出手:“老妹子,你怎么真的来了?”我走过去握住她的手,那双手布满了皱纹,却是那么的温暖。
接下来的几天,我哪儿也没去,就待在小华家里陪着圣芳姐。小华和她先生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,早上端来热腾腾的豆包、酱菜、鸡蛋羹,中午有我爱吃的鱼、菜蔬……晚上还会熬小米粥养胃。有一次我感冒了,小华赶紧拿出家中的药,叮嘱我赶紧服下,比亲闺女还贴心。我心里暖暖的,总觉得给他们添了太多麻烦,可他们总说:“姨姥姥您别见外,您和我妈就像亲姐妹,您来就是回家了。”
每天最开心的,就是和圣芳姐坐在一块儿聊天。我们从老家的老房子聊起,从各自的孩子聊到如今的生活。我说苏州的变化,说家门口的那条河又清了,说楼下的老太太们每天都跳广场舞。她说北京的天气,说小华、周辉对她的休贴入微,说她最近又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视频。有时候聊着聊着就沉默了,只是握着彼此的手,看着对方,好像要把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补回来。有一次,圣芳姐拉着我的手说:“老妹妹,这辈子能有你这个妹妹,我值了!”我鼻子一酸,说:“姐,我也是。”
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,转眼就到了我该回去的日子。收拾行李的时候,圣芳姐坐在一旁,默默地看着我叠衣服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路上注意安全,到家给我报个信,有空再来看我……”我强忍着眼泪,点头说:“姐,您也要好好照顾自己,我会经常给你发微信视频的。”
第二天早上,小华夫妇打车要送我去北京南高铁站。我一个人上了的士车,不让他们送。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……
坐在高铁上,看着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,我的心里既难过又温暖。难过的是又要和圣芳姐分开,不知道下次再见是何时?温暖的是这次北京之行,让我感受到了最真挚的亲情。我没有去看北京的任何景点,但我觉得,这次的收获比任何风景都珍贵!
回到苏州的家里,我把和圣芳姐的合照摆放在床头。每当我想她的时候,就拿出来看看,仿佛她还在我身边一样。我知道,这份跨越千里的姐妹情,会一直陪伴着我,直到生命的尽头。
下面作五律一首,以表心迹:
赴京见姊
千里赴京都,
都为姊喜菇。
九十犹健继,
八十步不孤。
执手相逢暖,
经年细说殊。
此心终得偿,
无憾继生乎。
2025年10月13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