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老年茶馆>>

共有 50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秋风起茭角香

发表日期:2025年9月30日   作者:沈愉红

秋风轻拂,汾湖地产菱角鲜灵登场了!

漫步在芦墟古镇上,不时看到叫卖菱角的,吆喝声此起彼伏,远看便知是芦墟特产锟钝菱,让我不由得放慢脚步,来到一个熟悉的摊贩前看起菱来,鲜落落,水灵灵,碧绿生青,“颜值很高”,但不大,总体偏小,10元一斤,我毫不犹豫买了2斤,和摊主攀谈起来,我说原来很大的,现在变小了,价格贵。摊主说种植面积越来越少,物以稀为贵,菱价年年涨,中秋过后,稍便宜些。

菱拿回家后,清水冲几次,迫不及待地剥菱了,由于是芦墟特产锟钝菱,真好剥。雪白的菱肉露出来。清香扑鼻而来,咬一口,脆甜爽口,唇齿留香,我一只一只连着吃,停不下口,实在太好吃,所以说秋吃水八仙,赛过小神仙。

《繁花》原著作者金宇澄祖籍黎里,他在《回望》中写道:“黎里古镇叫卖的菱角有很多品种,野菱、戳角菱、圆角菱、和尚菱。摊位前,菱角堆成小山,散发着泥土和湖水的清香,令人垂涎……

菱角品种多,按它的角分,有牛角菱、四角菱、和尚菱(无角),芦墟老街上售卖的就是和尚菱,俗称馄饨菱,按它色彩分白皮菱,乌泥菱,水红菱;按产地分有太湖菱、大河菱、池塘菱等。汾湖湖荡纵横,水域众多,盛产水八仙,尤以菱角清甜可口,在元荡村碧波荡漾的湖面上,采菱人撑着菱桶,穿梭于水草间,将一颗颗饱满的菱角从湖底带回,点缀了这片江南水乡的初秋画卷,汾湖的初秋,因萎角而更显生动。

回忆在盛泽20年,我念念不忘汾湖的馄饨菱,我爸知道我喜欢吃,每当菱上市的时候,我回到芦墟家中,他早已买好几斤馄饨菱了,父女俩边剥菱边拉家常,一会儿,一大碗白嫩香甜的菱剥好了,菱肉饭烧好后香气四溢,配以菱肉烧豆腐,菱肉烧茭白,胃口大开,连吃三碗饭,回盛泽去带了3斤菱,心满意足。

在芦墟家中吃菱,往事像电影一样放映着,历历在目。20年前,每当中秋前后,苏州姑妈和表妹要来芦墟送月饼给我爸妈,顺便吃心心念念的馄饨菱,我和我爸妈还有姑妈表妹围坐在圆桌旁,大家一边吃菱,一边谈笑风生,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至今难忘,临走时,我爸买10斤馄饨菱让姑妈带到苏州让我表弟一家也品尝,我每次910月份到苏州姑妈家去玩,总提到汾湖的馄饨菱,但我爸走了9年半了,人去房空,姑妈再也不去芦墟了,我每年会买几斤馄饨菱送到姑妈家,但现在的菱没以前多了,而且变小了,姑妈看到汾湖馄饨菱后仍是很满足的表情,我也很开心。

我沉浸在回忆中,菱也吃掉一半了,那份清甜,伴着秋风已留在心间,但一个人在空关的房子里吃,想到爸妈早已驾鹤西去,曾经的欢声笑语,温馨场面已不复存在,泪水夺眶而出,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”我爸无数次说过的这句话。现在让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,亲人之间温馨的场面只能留在记忆中,所以要珍惜眼前的一切。

2025.9.20

0
  • 上一篇:一碗鸡头米的秋日温馨
  • 下一篇:吃月饼随想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