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晚上房间里热烘烘,空调一开,凉风习习,无比惬意,感叹现在生活越来越幸福时,忽然想起30多年前“打地铺”的趣事。
几十年前,我居住在芦墟老房子里,老房子木结构,热天烘的不得了,特别是楼上,一团热气,木地板脚踏上去很烫,半夜里凉不下来,20世纪80年代初,别说空调,连电扇也是稀罕之物。没几家有,当时居住在芦墟老街南黄家弄里,白天经常到隔壁的生禄斋吹吊扇,晚上因家里没有电风扇,楼下客厅方砖地皮(现在有的老宅里看得到)用河水浇浇干净,铺条席睡地铺,我蛮开心,觉得睡地铺有趣。炎热的夏天基本上在睡地铺中度过。
有次夏天我到亲戚家,那时交通不便,不能当天来回,就住在亲戚家,他们坚决让我睡床,他们睡地铺,原来当时每家都这样的规矩,来客人了,主人一定让出床来让客人睡,自己睡地铺。
有一次,我家来了亲戚带2个小孩,那小孩一定要睡地铺,那晚,我和2个小孩在地铺上玩得很开心,后来,邻居之间聊天,大家都说天热在楼下睡地铺,小孩睡地铺最高兴了,几个小孩在地铺上玩的昏天黑地,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有次到木渎姑妈家玩,我坚决要和表妹一起睡地铺,晚上我们在地铺上聊天聊到半夜停不下来,被姑妈劝说不要聊了,当时我觉得睡地铺简单方便,不占用空间,早上起来把草席擦擦,有人拿草席到河埠头洗洗,放在阳光下晒晒,晚上继续用,估计睡2个月,苦中作乐。
九十年代,老百姓生活条件经过改革开放后比较好了,住进了新房子,我银行里分到房子后买了空调,一半人家装空调,这时,乘凉的人少了,听不到有人睡地铺了,光阴似箭,现在老百姓生活奔小康,估计没人夏天睡地铺,现在流行露营,星空下,草地上,搭帐篷睡在里面,看月亮星星,多浪漫啊!那是物质生活富裕了,讲究精神生活了。
睡地铺是老一代人的夏天记忆,回味昨天,要更珍惜今天。
2025.8.10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