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出梅,高温接踵而至,夏天难熬,难免心烦意乱,夏日读书,人在暑气里,一页页翻下去,仿佛字行有凉风习习,浓荫匝地。不感觉热了。
回忆1979年的夏天,我初中毕业,挪一把竹椅到梧桐荫下,椅边备上一杯白开水,就那么天荒地老地读着。大人在睡觉,母鸡在香樟树下刨出一个泥灰的坑,将身子伏进去歇凉,花猫在椅子边呼呼打着呼噜,只有自己像鱼一样在字行里游弋,清凉自得。一本书翻到一小半,大人都上班去了,四周在蝉鸣里愈显寂静。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,像巴金的《家》,茅盾的《子夜》等让我沉浸其中,我随书中的主人公喜怒哀乐,忘记了炎热。
吃过晚饭后,家里热烘烘。拿只小竹凳在芦墟市河旁看书,到河埠头拎几桶水浇在地上,冲掉些热气,晚风轻轻吹,看着看着不觉得热了,特别是看到精彩处,顿觉周身清凉。79年的暑假,是我难以忘怀的夏天,我读唐诗宋词,读中外名著,我知道了郭沫若,鲁迅,茅盾,郁达夫,叶圣陶等文学大家,文学作品中那些精彩的章节让我记忆犹新。
以前的日子,没电风扇,夏天看书真是越看越不觉得热,心静加书香让人浑身凉快。
高尔基说,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说的是书籍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。于个体而言,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,启迪智慧,而且,读书可以带来心灵的宁静。这几天,第十五届“江苏书展”正在苏州园区博览中心盛大开幕,场面热闹非凡,前几年我也去参观购书,然后现场看看书,现在政府要打造“书香社会”,建了好多书屋,我家门口的思贤书屋是我最爱去的地方,最炎热的夏天,阅读变“悦读”,戏称“书下乘凉”。
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。我想说在高温酷暑里看书“书中自有清风来”。
2025.7.4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