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养生健身>>

共有 16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夺走寿命的十二个不良饮食习惯

发表日期:2025年5月12日   作者:梅元灿

不良饮食习惯巳被科学证实,这些习惯看似微不足道,实则暗藏健康隐患。《柳叶刀》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因不良饮食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100万。据《健康饮食与寿命关系研究报告》显示,不良饮食习惯可使人均寿命缩短4-8年,而多达62%的慢性疾病与日常饮食习惯直接相关。以下十二个常见饮食陋习,正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健康,值得每个人警醒。

1.不吃早餐

吃早餐的最佳时间应该是7点到8点。与经常吃早餐的人相比,不吃早餐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癌症死亡的风险更高。另外,如果不吃早餐,身体在午餐时会更热衷于那些高热量食物,且吸收率也会提升,容易变成脂肪储存起来。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对7000个男女对象的长期跟踪后发现,习惯不吃早餐的人占到了40%,而他们的寿命比其余60%的人平均缩短了2.5岁。

2.吃饭太快

复日大学2024年发表的研究发现,每餐用餐时间不足5分钟的人,脂肪肝风险飙升81%。进食过快会延迟饱腹信号的传递,导致过量摄入热量,腰围和内脏脂肪面积显著增加。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早餐用餐时间为15~20分钟,午、晚餐用餐时间为20~30分钟。

3.晚餐吃得太晚

中国营养学会建议,晚餐时间最好在晚上6点到8点之间。夜间消化功能减弱,热量更易转化为脂肪堆积,导致内脏脂肪过高和肥胖风险;吃得太晚,消化系统负担增加、还会影响到睡眠质量。

4.暴饮暴食

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过量分泌,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。比如过节期间,门诊胰腺炎的接诊率就高于平时。

暴饮暴食分两种,一种是经常性的,一种是间歇性的。经常暴饮暴食会增加肥胖和消化道疾病的风险。而间歇性暴饮暴食,比持续性高脂饮食更易加速动脉粥样硬化。

5.吃变质食物

变质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、黄曲霉毒素、组胺等,大部分不能通过高温烹调而减少。以“毒王"黄曲霉毒素为例,要加热至280℃以上才开始分解,所以一般的享调食物方式不能破坏其结构。

食物的细胞之间有间隙,看似只坏了一小块,其实霉菌、毒素等已经通过间隙渗透到各个地方。所以,变质食物干万别吃。

6.高盐饮食
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每日盐摄人量要低于5克。然而,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(2021)》的数据,我国居民的平均食盐摄入量高达9.3克,几乎超出了推荐量的一倍。日常饮食中,除了烹调时要少放盐,还要小心无处不在的隐形盐。蚝油、酱料、鸡精等含盐调味品,话梅、牛肉干等各种高盐零食,榨菜、腌肉、方便面等加工食品,都是藏盐“大户”。在购买时要注意营养成分表,在同类食物里选钠含量最低的。过量的盐摄入与高血压、水肿等健康问题相关,长期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肾脏负担。

7.偏爱烫食

报告指出,饮用65℃以上的热饮与食道病风险呈正相关,致癌原因在于高温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,在“损伤一修复”的过程中,容易从炎症发展为癌变。口腔和食道的正常温度是36.5~37.2℃,食物和饮品的温度在10~40℃最佳。

8.甜饮料成瘾

华西医院团队发表在《英国医学杂志》的研究显示,因为含糖饮料导致的疾病高达45种。过量饮用甜饮料会导致心血管疾病、内分泌问题、多位置癌症等风险不同程度地增加。

更可怕的是,甜食会像盘品一样激活大脑的奖赏机制,让人越喝越上瘾。中国营养学会建议,成人每天需要把游离糖控制在25克以内,相当于1瓶低糖饮料的含糖量。过多摄入糖分可能导致体重增加、血糖波动、牙齿问题等。长期高糖饮食还与心脏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。

9.爱吃腌制食品

浙江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分析,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与出血性中风和食道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。常吃腌菜(每周吃4天及以上)的人,和不吃腌菜的人相比,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高出了15%,消化道癌症死亡风险高出了13%,而食道癌死亡风险大幅提高,高出了45%

除了腌制蔬菜,腌制肉类也同样需要警惕。香肠、腊肉等脸制肉类制品,不仅盐的含量高,在配料表中也会看到亚硝酸盐的身影。

10.主食比例不合理

2023年,国际著名期刊《营养》发表了湘雅团队的研究成果。该团队通过分析10669名美国40-79岁中老年人的饮食发现,当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48.92%-56.20%时,血清中长寿因于Klotho蛋白(长寿蛋白)浓度达到较高水平,尤其当供能比例达到53.71%时,含量最高。

最新版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每天摄入谷类200~300克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要达到50-150克。除了这些,还需要有50~100 克的薯类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1.挑食偏食,排斥蔬菜

严重挑食、排斥蔬菜是不少人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,甚至是很多人从小的不良习惯。但是蔬菜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,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缺乏蔬菜摄入,人体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,如维生素 C 缺乏导致坏血病,维生素 A 缺乏引起夜盲症等。

同时,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使肠道蠕动减缓,便秘问题接踵而至,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,进而影响肠道健康,增加肠道疾病的患病风险,为健康长寿埋下隐患。然后一些加工肉制品,摄入过多,会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,导致肠道经历“炎症—坏死—再生”的恶性循环。所以,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,为了预防肠癌,我们应当好好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。

12.饭后吸烟,雪上加霜

“饭后一支烟,赛过活神仙”,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,实则是健康的误区。饭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极大,因为进食后,消化系统进入全面消化和吸收状态,胃肠蠕动频繁,血液循环加快。此时吸烟,烟草中的尼古丁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更迅速地被吸收进入血液,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,对心血管、呼吸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。

吸烟本身就是引发多种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饭后吸烟无疑是“毒上加毒”,进一步加重了对身体的伤害,极大地缩短了寿命。因此,不要把一时的畅快,就牺牲自己的个人健康,同时还要懂得远离二手烟环境。

为了拥有健康长寿,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饮食习惯,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,让健康从每一餐开始。

2025.5.

1
  • 上一篇:与嘉兴友人共游同里古镇
  • 下一篇:长寿的人显示“五强”、“ 五小” 特征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