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垂虹讲坛”请作家徐一湖给大家讲她的著作《枫江漫》。
在当代文学的版图中,有一位笔名为徐一湖的作家,她原名徐文平,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——《枫江漫》——古诗词里巡游吴江。这本书不仅是她对吴江这片土地的深情礼赞,更是她多年来对古诗词热爱与研究的结晶。
徐一湖对古诗词的热爱,源于她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畏与执着追求。她自幼沉浸在古诗词的世界里,那些优美的诗句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照亮了她的心灵世界。在她看来,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,蕴含着古人的智慧、情感和生活哲学。这种热爱促使她不断深入研究古诗词,而吴江的地域文化则为她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。
《枫江漫》全书22万字,入选“苏州市2023年度重点作家作品创作扶持项目”,它以吴江地域为经,以千年诗词为纬,通过实地寻访与文本细读的交互,将陆龟蒙、皮日休、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吟咏吴江的诗词名篇,与当代城乡景观、民俗风物巧妙串联。在书中,徐一湖仿佛一位导游,带领读者穿越时空,回到古代的吴江。当我们翻开书页,便能看到吴淞江边的枫林,感受到“枫落吴江冷”的诗意与凄美;能跟随陆龟蒙、皮日休的脚步,领略他们在松江上泛舟唱和的雅趣。这些充满意趣的文化印记,通过不同世代的不断书写,与当下时空相连接,也融入新时代的传承。
徐一湖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,她将严谨的学术研究与灵动的文学表达巧妙融合。在解读古诗词时,她并非单纯地进行文字释义,而是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、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。她的文字优美流畅,富有诗意,让读者在品味古诗词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文学之美。例如,在描述皮日休和陆龟蒙的“松陵唱和”时,她这样写道:“两大诗人彼此欣赏,好似久别重逢,遂成知己,开始以诗往来,频繁唱酬,不知不觉拉开了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‘松陵唱和’帷幕——陆龟蒙作《读<襄阳耆旧传>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》,皮日休次韵回复一千言;吴中连日雨不停,皮日休作《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》,陆龟蒙回《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》……两人相见恨晚,有说不完的话,如鲁望所言:‘俱怀出尘想,共有吟诗癖。’”这段描写,生动地展现了两位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高雅的文学交流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除了对古诗词的精彩解读,《枫江漫》还展现了徐一湖对吴江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。她深入吴江的大街小巷、乡村田野,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。她将这些实地考察的经历融入书中,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吴江的诗意,还能触摸到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。比如,书中对吴江“三高祠”的介绍,让我们了解到西晋张翰、春秋范蠡、晚唐陆龟蒙这三位高士的故事,以及他们对吴江文化的深远影响。
徐一湖的《枫江漫》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,也在读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它为传承和弘扬吴江地域文化、推动古诗词的研究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通过这本书,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吴江的历史文化,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它就像一扇窗户,让人们透过它看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魅力的吴江。
在未来的创作中,相信徐一湖会继续秉持对古诗词和地域文化的热爱,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。她的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与传承,更是对未来的启示与展望,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找到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,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2025年4月 28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