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老年茶馆>>

共有 33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提倡“与人为善”

发表日期:2024年4月1日   作者:沈愉红

与人为善,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,跟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之一“友善”相吻合。它最早是由孟子提出,原话是: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”。意思是,要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,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与人为善。

善待他人,宽厚对人,是体现个人的道德修养。一个人德性好,有教养,懂得尊重他人,在对待他人时,就会怀有包容之心,恭敬之心,辞让之心,平等相待之心,才能发乎本心地去善待他人。反之,一个人极端自私,目中无人,德性低下,缺乏教养,就不可能有尊重他人之心,就不会善待他人,就会处世失德,与人交恶,恶语伤人,恶行害人,而这样做的结果,就会如墨子所说:“恶人者,人必从而恶之;害人者,人必从害之。”

近年来,国家大力加强对精神文明的建设,创建文明城市,文明社会,文明家庭,评选“中国好人”、“苏州好人”、“吴江好人”,这都包含“与人为善”。国家提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国家层面是“富强,民主,文明,和谐”,其中文明与和谐都离不开“与人为善”。与人为善,不仅关系到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,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。

古今许多学者,对“与人为善”,都有过论述。如孔子说;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”,有道德的人要对人恭敬而不失礼,孟子说“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”,怀仁义知礼节的人,会亲爱他人,恭敬待人;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管仲说,要“善气迎人”,不要“恶气迎人”,对人要善意相待,不要恶语伤人。宋明理学家朱熹说“责己厚“责人薄”,在与人打交道时,要反躬自问自身的责任,对别人宽厚,宽容,不去一意指责,非难他人,《朱子家训》的作者朱柏庐说“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”,意思是说,不要因为自己势力强就去欺负弱者,恶意待人。学者们的表述语言虽不尽相同,但本意都在强调做人要与人为善。

与人为善,是我父母给我的家训,我父母一生老实本份,忍可自己吃亏,像我父母以前楼下那个邻居横蛮无理,我父母忍吃亏,我在盛泽的日子里,楼上的邻居(同单位)的漏水一直影响我,我忍吃亏,想到与人为善。漫长的人生道路上,我因为性格懦弱,有人总是欺负我,我做到与人为善。

中国古人,把“善”推升到最高的道德境界,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说:上善若水。意思是,最高的善要像水一样。老子接着说,人在处事交往中,对待他人要像水一样亲和,言语要像水一样诚善。

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随处可见,中宣部宣教局,中央文明办发布的公益广告中也曾写道:“都说上善若水,皆因以谦为心”,“善”与“谦”一一善良与谦和,诠释出与人为善的内质。要成为一个品性高洁的人,与人为善,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质不可或缺。

2024.3.28

0
  • 上一篇:话说“新杭市”
  • 下一篇:乐享“十五分钟生活圈”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