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老年茶馆>>

共有 141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“叫火烛”的演变

发表日期:2023年10月17日   作者:杨传泳

喜闻我国第一辆火星探测器成功软着陆火星,其命名为“祝融”。此时,我犯疑了:以前常说朔风起,天气燥,防祝融。”把祝融列入防火对象之列。而探测器为什么以此命名呢?如今得知,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以火教化民众、传递光明之神,他掌管人类用火,也能对火进行掌控;具有刚毅奉献的精神,是一位受人爱戴和敬仰之神。以前的说法,显然有失偏颇。另一方面,也说明了人们对预防火灾的重视。

《盛湖志》记述,盛泽风俗“十二月初一日,击柝者高声疾行,寒天腊月,谨慎小心,谓之叫火烛。”笔者听鲐背老人说,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沦陷前,盛泽水澈弄底曾建有跨街更楼,常住打更人。他家附近的北浜底有一小屋,住着一位打更人,同时看守供奉菩萨的路头堂。打更人还兼任“叫火烛”之职。每当黄昏,他日复一日,不辞辛劳,手提灯笼,在街头巷尾巡回穿行,一边敲着竹梆,一边拉着长调:火烛——小心——”声音悠扬,梆声清朗,在夜空中回响。他的提醒,让人们去查找灶膛火星有否熄灭,灶前有否打扫干净,蜡烛、油盏、电线是否安全。里人蒋宝龄对其警示功能作诗纪实:“寒更未起钟未撞,先闻击竹声邦邦。一灯随身入街市,高唱疾行警众耳……风干日燥须善防,星寒月黑夜正长。”据方志载,自明代始,盛泽各圩为防火,在夜间按固定路我和时间击柝叫喊:“寒冬腊月,火烛小心,前门照照,后门看看。”

由此看来,“叫火烛”是人们一种防火宣传的一种手段。后来,它有了发展。街坊邻居自发组织开展防火宣传,那寒夜里的叫火烛让我记忆犹新。我家地处盛泽镇里安居委会,每当冬天黄昏,由治安小组的两三位老大伯、大妈,臂戴红袖章,手执电筒,沿河沿街走弄堂,喊道:水缸拎满,堂屋撤清。前门关关,后门撑撑。”他们提醒各家各户防火防盗,听着他们的喊声,望着他们的背影,好暖心啊!

社会各界十分重视消防事业,建起救火会。新中国成立后,盛泽镇先后建起了义勇救火联合会、人民消防队。改革开放后,政府建起专职消防中队、应急救援队,配置先进的消防器材。大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,建起消防队。在水火中成长的消防战士橙色闪耀,降伏火魔,为民消灾,为平安吴江竭诚奉诚,值得为人尊敬。

    现在科技发达,叫火烛从形式到内容也与时偕行。消防消防,防重于消,叫火烛旨在防火。真正预防火灾,避免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,必须依靠科学,依靠人类的智慧来战胜火灾。且看消防部门在加强日常的巡查检查外,着重把防火关口前移,防患于未然。加强对民众的消防安全教育,做好安全用电用气工作,令“叫火烛”制度化,常态化,让人入心入脑。通过通讯设施,打到手机上,更加便捷、广泛。今年国庆前夕,镇安委广发短信:“双节将至,安全第一。节前自查不松搬,电线老旧老更换。动火作业强防护,平平安安度双节。”嗣后,消防部门发短信,作了具体指导:“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、人车同室、飞线充电。出租房内需配备消防器材,不得便用明火”平安的“要与不要”,说得简洁明了,有章可循,很接地气,十分管用,守护着市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0
  • 上一篇:让我再次落泪的党日活动
  • 下一篇:草鞋的联想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