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校园生活>>

共有 184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一位常令人动容的学员——李美芳

发表日期:2023年7月4日   作者:徐国华

进老年大学虽然只有一年,只是抱着“玩”的心态走进校园,但在具体的学习中,被一股学风所感染,于是便“正儿八经”了。知识令我向往、交让我留念、耳闻目睹的人与事使我百感交集。

今天,我要讲一位让我感动的特殊学员——李美芳。

可能是因生活的磨难,李美芳有些偏老,背有点陀,皱纹满面,给人一种带有土气的感觉,她今年65岁,初中文化,自2016年起,进吴江区老年大学“国学”和“诗文赏析”班学习。

开始,她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印象,只是有几次在课间向我请教相关知识和问题,又见到她每次上课都带了几包自己种的蔬菜分享给其他学友,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她朴素、平凡和对知识向往的背后,藏着一股对老年大学学习始终如一的执着、坚韧和好学的精神,一举一动,常令人

李美芳同学,家住菀坪农村,每周三、四下午都要从乡镇转车,再步行到区老年大学学习,课后再原路返回,近七年皆如此,没有特殊情况从不缺席。这对于一位年过花甲行动已略带迟缓的农村老妪而言,需要多大的毅力和精神支柱!

上课时,为了更好听课和做笔记,她总是坐在第一排最靠讲台的位置。我发现她在课件资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,还有一本记录簿,并且把老师教的所有内容都一丝不苟地记录在册,着实是专心致志。

有一次,她向我请教说,什么是阿拉伯国家?我有些懵懂,但一下子又答不全,疙疙瘩瘩之余,只能百度后解释给她听,她把答案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。我问她,为何想到问这个问题,好象与我们课程没有关系。她答复我说,一直听到电视上讲“阿拉伯国家”,不知道是什么意思。而我认为她能提这样的问题,也很有意思,不信,问问,有几人能入木三分回答?

别的学员都是用手机看信息,空的时候玩抖音,而李美芳却没有手机我问她为何不用手机,她答道,不需要,没什么用处。我觉得她的回答既可笑又可爱,体现出一位农村老妇的淳朴和淡然。

她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来,悄无声息去,年复一年。除了请教问题,一般与人会话极少,也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,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,也不会打扰任何人。有两次因天气不好,出于对她的关心,问她要不要搭车去车站,都被她婉言谢绝了。

然而,有两次小事,引起了我对她的兴趣。一是今年学校开展的全员捐书活动,她嫌家里的几本藏书太少,便去书店买了两本厚书,一并捐给学校;二是在春季期末,“诗文赏析”班的联谊会上的个人才艺表演,轮到她时,一反常态,毫不犹豫地站起来,用一口近似标准的普通话,从容不迫地朗诵了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令我刮目相看。

她的韧劲和精神朴实和淡定薄识和好学,已使我好奇和触动。我曾数次揣摩,象她这般的农村妇女比比皆是,何苦只有她不辞辛劳,大老远跑来上课,难道真的是为了老有所学吗?基于她的基础,就算是能学到一些肤浅的知识,为她而言,又有何用?我找不到答案,也不好直接去问她,只是对她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敬意!将心比心,设身处地,如果是我是万万不能的。

时光荏苒,留连不舍这就是李美芳同学对老年大学的情怀和对知识的渴望!也许在她年轻时对求知充满了向往,而当时的现实又不能如愿以偿,只要有一点点学习的机会,就会本性使然所导致。

尽管她不能与一些佼佼者相提并论,甚至不能与一般的学员相比,可以说她是一位最不起眼的学员可她对老年大学的那份执着,对汲取知识的渴望,让我感动不已……

0
  • 上一篇:师生联欢 情满“国学”
  • 下一篇:学国学之精典《论语》名言及杂谈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