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养生健身>>

共有 493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寒潮来了——冬季话养生(邬品嘉)

发表日期:2020年12月28日   作者:邬品嘉

寒潮来了!

冬季,万物生机隐伏,天寒地冻,冷风刺骨,草木凋零,人体受严寒气温的影响,最易引起旧病复发,冬春更是疫情多发、高发的季节,老年人亟需引起重视。

中医认为:寒气凝滞收引,容易导致人体气机、血运不畅。现代科研证明,气温骤降10℃,脑血管发生意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,因为脑血管病患者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,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,如中风、脑出血、心肌梗死等,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,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。

当前还有新冠病毒流行,国内虽已得到控制,但预防这根弦不能松。老年人更不宜到人群密集场所。疫情“解封不等于解防,口罩还是要戴起”,“戴口罩,保护自己!保护他人!”老年人要预防流行性感冒、普通感冒的侵袭,以及支气管炎和哮喘等慢性病的复发与加重,而削弱自身的抵抗力。出门带帽,好似热水瓶上加塞子,防止散失过多的热量,头部受寒,又能引起头部血管收缩而诱发脑血管病变。

天气寒冷,室温控制在18℃~23℃最合适,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老年人健康不利。室内温度过高,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,易引发感冒;室内温度过低,人体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。加强通风也很重要,室内门窗紧闭6个小时,氧气下降20%。所以早晚要开窗通风15分钟,一方面新鲜空气进来了,病毒细菌的密度也就降低 屋内可以适当放一些绿色植物,湿润一下空气,过敏人群不宜,同时卧室里不宜过多摆放,它会吸收氧气而对人反而不利

冬季聊养生,寒保暖为第一要务,同时还涉及精神、饮食和调整作息时间等内容。

精神愉悦

严寒冬天,人的免疫力下降,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,内分泌容易紊乱,是抑郁症多发季节,表现为情绪低落,注意力不集中,心悸心慌和失眠多梦等症状,这些大多属于心理问题。冬天一般人(特别老年人)都比较注重身体上的保暖,常常忽视了精神上的保养,从而产生包括抑郁症在内的“精神感冒”。我们应积极寻找乐趣,或琴棋书画自娱自乐、或视频聊天互相鼓励等等,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,心神安静自如,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。

  饮食宜忌

冬季气候寒冷,人们为了御寒保暖,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,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。冬季饮食既要维持当前热量支出,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。“虚则补之”,冬令是进补的好时光。因人制宜也可以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,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。如羊肉、狗肉、牛肉、鹅肉、鸭肉、鳖、海参、以及大豆、核桃、栗子、木耳、芝麻、红薯、萝卜等均是当前适宜食物。在调味品上,可以选用一些辛辣食物,如辣椒、胡椒、姜、葱、蒜等,但不可过量。

调整作息时间

冬季,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,应该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,使人体达到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的健康状态。

冬季养生,贵在空气新鲜。研究表明,冬季的清晨空气污染最为严重,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,只有等待太阳出来,地表温度升高后,才能向空中散去。中医主张冬季宜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,确有一定道理。

冬寒天气,户外锻炼身体,不宜过早,早上起床,人的神经系统还处于抑制状态、活力不足,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,最好是在太阳出来,上午9时以后为最佳时机。晚上应在天黑前回家,空气雾霾更要避免外出。

 

2
  • 上一篇:浅议糖尿病(邬品嘉)
  • 下一篇:出门戴口罩……(邬品嘉)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