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>>社团生活>>

共有 694 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选择字体颜色】: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 【双击自动滚屏】【图片滚轮变焦】

雾中游园断想

发表日期:2018年12月6日   作者:朱富星

区老年大学组织文学社与诗文赏析班赴肖甸湖湿地公园采风。时逢大雾,一切景物都笼罩在雾气中,似仙似幻。行走在林间步道,两旁高耸的水杉,秀美的竹林,树林茂密,荫天蔽日。香樟园、银杏园、翠梨园等都别有一番朦胧的美。住惯了嘈杂的城镇,到这里来松松筋骨吸吸氧,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。

来肖甸湖前,我查阅了《同里镇志》:“……原是一片芦苇荡,钉螺丛生,1969年冬为围歼钉螺,消灭血吸虫病,屯村公社……围湖灭螺。公社革委会为巩固灭螺成果,建设新村,动员全公社19个村部分干部群众迁入新村……1970年起,在原芦苇荡地进行培育苗木,种桑养蚕,种植果树,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,才形成今天的规模。”(也有记载“1968年12月19日吴江昆山肖甸湖围垦灭螺誓师大会隆重召开”。)

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。在“以粮为纲”的号令下,吴江掀起了一股围湖造田热,群情激奋,声势浩大,大至东太湖、西白漾,小到一个公社、甚至一个大队,能围的湖荡都沸腾了,我当时插队的大队也围起了“内荡”(属本大队)。时值隆冬,天雨雪,我们赤足在泥塘里筑坝,回家后到结了冰的小河里洗脚,还觉得水是温的(那一段难忘的岁月,我在知青征文里写过)。第二年种植的水稻几乎颗粒无收,因为水质含硫过高,后来就种植了桑树和一些果树。有的文章也提到肖甸湖是土质粘黄,不宜种植庄稼,当时的决策者以智慧和远见,种植大量林木,后经整治,得以形成今天的规模。

行走在肖甸湖公园的林间,不由触景生情,忆起了那个“战天斗地”的岁月。然而稍感纳闷的是明明主要是围湖造田,当然也灭螺,现在改称围湖灭螺,是否有某种掩饰。作为志书,在这种问题上含混是不应该的。

我们一行是从北大门入园的,不久就来到了“肖甸湖知青点”。据说这是某年拍电视剧设置的场景,现在也成为肖甸湖公园的一处景观了。一进门,看到的摆设很熟悉,那些墙上挂着的农具和当初烂熟于心的标语: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;我们也有两只手,不在城里吃闲饭。但又有一种陌生感,可能是拍片的需要吧,这些陈设与当时的农村现实有差距,与当时的知青生活有差异。室外有一块巨石,镌刻着四个红色大字:“砥砺是金”,是江苏著名书法家孙晓云女士所题。其实在今年年初同学聚会时,我班的高以俭同学(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江苏分会负责人)就给我看过这幅字 ,说是今年九月要回屯村,举行江阴知青吴江屯村插队五十周年纪念大会,他专程请孙题的字。我当时就对这四个字琢磨了一番:砥砺,磨炼,人的意志品行都要历经磨炼方能实现其价值,这是真理,也只有心志坚定者才能磨炼成金,这也是事实。但五十年前这场涉及千家万户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,对一千七百多万懵懂的学子,对那些知识尚不完备的“知识青年”,这样的磨炼似乎也有点残忍,对国家、民族造成的灾难性破坏,恐怕也不是这四个字所能覆盖。如今的一些知青博物馆、知青刊物等恐怕也是“贴金”的多吧,若干年后的下一代还能对这场史无前例的“伟大运动”有真实的了解吗?雾中的肖甸湖让人看不清真实,爬过山的人,知道山有多高;趟过河的人,知道水有波涛。

徜徉在肖甸湖湿地公园的自然间,还是令人心旷神怡的,烦恼也随之丢去。雾气渐退,走,到“蒋家十八灶”吃午饭去。

0
  • 上一篇:采风肖甸湖
  • 下一篇:肖甸湖游记
  • 相关专题:

  • 专题1信息无
  • 专题2信息无
  • 相关文章:

  • 没有相关文章
  • 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[相关评论无]

    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