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会员博客共有4045篇文章,当前第199/203页,每页20条
base发表于(2015/4/14 10:38:53) 点击数[1360]
前年仲春时节,吴江有关部门组织的首场“双看赏美”活动,我有幸参加并来到过久负盛名的同里镇北联村,那时村里田间的油菜花虽半数谢落,部分秃头,但景致依然壮观,给人留下美好印象。阳春三月,万物复苏,百花争艳,最灼人眼球的当属油菜花。于是,在两年后的第七届中国·同里油菜花…
base发表于(2015/4/13 15:46:12) 点击数[1647]
为进一步丰富吴江区城乡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,使积淀在老年朋友中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,促进不同人群间的相互学习和融通,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、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,推进“乐学吴江”的建设,吴江区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老年朋友中开展“‘ ‘ 浦发杯’我的陈年旧事”主题征文活动…
base发表于(2015/4/13 15:39:41) 点击数[1605]
创建省示范校情况交流会在汾湖老年大学召开,区民政局李法林副局长、区教育局职社科、区民政局老龄科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。汾湖老年大学介绍了本校创建情况和做法受到与会人员高度赞赏,会上李法林代表民政局,就进一步开展创建省示范校工作进行了部署,提出希望和要求。盛泽、平望老年大学也列…

base发表于(2015/4/13 15:04:13) 点击数[1245]
4 月 11 日 ,风和日丽,吴江老年大学几十人出发去昆山,参观昆山老年大学。
昆山市老年大学创办于 1987 年,当初开办只有三个教室,学员还不到二百人。现在二十几年过去,今非昔比,鸟枪换成大炮。由市政府投资 1.2 个亿,花三年时间,盖成了一幢 一万二千平方米 共四层的教学大楼。地下室还设有停车场。 …
base发表于(2015/4/13 10:56:57) 点击数[1297]
base发表于(2015/4/12 16:10:17) 点击数[1302]
四月十一日(周六)为贯彻落实老年人保障法:老有所学。吴江区老年大学举办班长培训班,参观了全国一流的老年大学——昆山市老年大学,班长们倍受鼓舞。
老年大学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老年教育机构,学校对学员没有考核计分、没有毕…

base发表于(2015/4/7 13:55:49) 点击数[1146]
吴江区隆重举办老年教育通讯培训班
三月的江南,草长莺飞,春意盎然。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吴江区,近年来老年教育蓬勃发展。前不久,吴江老年大学和黎里老年大学被评为江苏省示范老年大学。为了加强老年教育的宣…

base发表于(2015/4/7 13:39:24) 点击数[1288]
我是 2007 年底从政府副主任科员一名退休干部。刚退休在家近一年里,主要任务是负责接送在幼儿院上学的孙子。因不爱好打牌、叉麻将、下棋,空闲时间呆在家里看看电视、上网玩游戏,总觉得无所事事,很少与人聊天,不参与社会活动,那时思想上确存有些失落感。 &n…
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9:16) 点击数[1233]
校刊校报(第八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9:06) 点击数[1057]
校刊校报(第七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8:44) 点击数[927]
校刊校报(第六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8:30) 点击数[904]
校刊校报(第五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8:03) 点击数[889]
校刊校报(第四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7:32) 点击数[918]
校刊校报(第三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7:32) 点击数[928]
校刊校报(第二期)
base发表于(2015/3/17 16:47:12) 点击数[918]
校刊校报(第一期)
base发表于(2015/2/26 12:57:16) 点击数[986]
宋美龄。
“上帝让我活着,我不敢轻易去死,上帝让我去死,我决不苟且地活着。”
而今,宋美龄跨过三个世纪,走完了漫长的人生旅程,绝代风华随着她的驾鹤西去而成为永远的回忆,但她身后留下的种种疑团却无法烟消云散,让人们久久猜测……
谜团一:为什么不回台湾安葬?
…
base发表于(2015/2/26 12:56:54) 点击数[1055]
本文摘自:《长沙晚报》2014年9月12日第C2版,作者:佚名,原题:《张学良口述历史》首次系统出版
有史家感叹“在当代世界级名人中,恐怕要数张学良的生平传记最多”。不仅是生平传记,张学良生前,被新闻记者、作家、文学家、旧部、崇拜者、愤恨者、淘金者、好事者,差不多追逐了整整一个世纪,他的每一件事,接触过他的…
base发表于(2015/2/26 12:56:29) 点击数[1022]
过了“冬至夜”,就是“廿四夜”。“廿四夜”是“大年夜”的前奏。 乡下的过年是从农历十二月廿四开始的,一切忙碌都是为着过年。从这天开始,磨粉、蒸糕,掸尘、洗刷,杀鸡、宰猪。男人忙男人的活,女人忙女人的活。过年的气氛就此在村子里弥漫开来,越来越浓。 廿四的晚饭是一定要吃也只吃“大团子”的。忙碌…
base发表于(2015/2/26 12:56:07) 点击数[1029]
过年的时候,北方人杀猪宰羊吃饺子。而在江南的苏州,阿爹好婆准备的年食里,桂花糖年糕是绝对不能少的。 除夕夜,红烛高照。将桂花糖年糕层层叠叠装入盘内,置于案头,是为了供奉传说中巧用糯米粉造城砖、筑城墙,危难时拯救全城百姓的伍子胥。案上再供金桔,以示“大吉大利”;供苹果,以图“平平安安”。“守岁”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