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se的博客

  • 博客主人
  • ·昵称:base
    ·真实姓名:站长
    ·单位:网站管理员
    ·部门:网站管理员
    ·生日:1974-8-1
    ·性别:先生
    ·EMAIL:5877740…
    ·注册时间:2003-4-24

  • 博客日历




  • 本站分类
  • 博客介绍
  • · blog名称:站长
    · 日志总数:4376
    · 登陆次数:2725
    · 建立时间:2003-4-24

  • 博客留言

  • 评·真不错

  • 其他博客
    • number用户名称

    [新闻首页] 站长 [博客首页]

     该会员博客共有4045篇文章,当前第63/203页,每页20条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“仁者寿”:母亲是印证者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11:11:47)  点击数[261]
  • 孔夫子说 : “ 仁者寿 。 ” 意即怀有仁爱、善良之心的人容易长寿 。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。我母亲翁雪珍心地善良、宽容待人,今年已 97 岁高龄,仍思维清晰、动作灵活,正好印证了这句箴言。 母亲出生在吴江平望一个不算贫穷的家庭。在那个 “ 女子无才便是德 ” 的年代,开明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让孩子们暑假更安全更快乐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10:54:46)  点击数[214]
  • 7 月 24 日,芦墟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 、 芦墟关工委 专门到汾湖三好村和东联村,为暑托班的学生宣传安全知识,他们把自编的 “暑期安全童谣”人手一份分发给学生一起学习:“暑期到,要记牢,安全工作第一条。防溺水,宣传好,不到河边去玩耍,发现有人掉河里,高喊救人来呼叫。防火灾最重要,不能玩火记心上,一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炎炎夏日蒲扇情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10:49:54)  点击数[437]
  • 大暑过后,骄阳似火,酷暑难忍,昨天闷热的午后,我从橱柜里翻出了那几把上世纪五十年代父母亲买的蒲扇。虽然由于年代久远,蒲扇边上母亲缝上的包布有些破烂,针脚处有些已经断了线头。好在不妨碍使用,轻摇几下,一股清凉之风仍然扑面而来。 我的儿童和少年时代是在平望莺逗湖畔的柳家弄度过的。五十年代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馄饨飘香 情暖老人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10:34:05)  点击数[269]
  • “六月六,裹碗馄饨落一落”!农历六月初六裹馄饨,是我们平望地区的风俗,一直延续至今。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 7 月 21 日下午,金联村日间照料中心开展“馄饨飘香、情暖老人”为主题,六月六包馄饨活动,金联村的 20 多位老人参加了活动。 那天上午,金联村日间照料中心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情系分湖滩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10:29:40)  点击数[297]
  •   分湖,我 再熟悉不过了 , 因为我是 从小在芦墟长大的。 我从小在分湖滩边玩耍 。 那时的分湖滩名副其实,根本没什么建筑,只有一个破亭子 。 小学时,老师组织我们到分湖滩去扫烈士葛鹤年墓(现在搬迁到吴江烈士陵园)。初中时我和同学经常在夏天到分湖滩去玩,讲讲心里话。那时分湖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成都行(组诗)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9:52:18)  点击数[203]
  •   天府广场之夜 大厦鲜花拥广场,伟人挥手指前方。 花灯璀璨欢如海,一瓣牡丹三米长。   四姑娘山 千仞穿穹雾作裙,烟云缭绕共氤氲。 今生得与红颜晤,一见方知胜百闻。   乐山大佛 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上饭店琐忆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8 9:47:35)  点击数[266]
  • 今年 7 月份,已赴 2 场升学宴,算算今年上饭店已经有十几次了。现在上饭店次数越来越多,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好,每年增加养老金,老百姓钱包鼓鼓的。 我小时候,上饭店这三个字脑子里没概念,那时饭店很少,芦墟镇只有 1 家 , 叫 大庆楼,味道很好。 有一次 , 谁 知道家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心存感恩去生活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4 15:10:10)  点击数[288]
  • 时光匆匆,一晃 2023 年 7 月底快到了,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快要到帐了。从 2005 年开始,国家连续 19 年对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。我是 2020 年退休的,已享受 2 年加养老金,今年是第三年了 , 从心 底 里感恩国家。 前两年,新冠疫情肆虐,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,国家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夏凉震泽游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22:18:33)  点击数[235]
  • 7 月 15 日下午,手机上收到天气预报:明天阴,有时有阵雨或雷雨,雨量中等,南到西南风 3 ~ 4 级,最高气温 28 ~ 29 度。 看了以后,心中暗喜,因连日的高温,已憋屈了几天不出门,有点按耐不住,明天风凉些,何不出去走走? 于是,便把想法告知了拙荆,拙荆说正合心意。到哪里去呢?想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浅谈怎样写好记叙文——兼答刘长贵、沈愉红学友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7:36:11)  点击数[325]
  • 我上区老年大学已有十年。开始三年没写文章,后来在学校领导和任课老师的鼓励下,逐渐向校刊校报和网站投稿,并年年参加老年人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,录用了不少稿件。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写好记叙文的一点体会。 一、写文章,首先是语法、修辞、标点符号运用这些基本功要过关。如这方面还有差距,就得好好学习。刘长贵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新诗·乡村颂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7:28:11)  点击数[213]
  •   我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在田野享受独自的宁静 闻着泥土清香的气息 不禁勾起上世纪的回忆 八十、九十年代 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 交通不便、房屋破旧 坑坑洼洼的泥泞小道 一头系着春的期盼 一头系着秋的丰收 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一位可敬可爱的党总支书记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7:17:48)  点击数[189]
  • 我与张桂山书记是 1999 年相识的。他从开滦热电公司调到开滦机电总厂任主管生活后勤服务的副厂长,王兰俊主席退二线后,他接任了工会主席一职。他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、工作扎实、原则性强。对基层单位提出的问题,能解决的百分之百解决,不能解决的百分之百答复。他是领导层下基层最多的领导之一。 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诗二首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6:09:48)  点击数[202]
  •   跨过鸭绿江 唇齿相依友好邦, 豺狼侵略弱难扛。 保家卫国指方向, 青史留名鸭绿江。   观《长津湖》有感 极寒严酷踏征途, 盖马高原任务殊。 炒面雪团充果腹, 薄衣单帽护肢躯。 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江南古镇震泽:安静内敛 充盈诗意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6:07:23)  点击数[264]
  •   震泽古镇,位于吴江区西南部,与浙江省毗邻,是吴江的 “西大门”,自古代起就有“吴头越尾”的美名。 震泽拥有二千多年历史,是著名的蚕丝之乡,小桥流水,质朴古雅。时过境迁,仍有原计原味的水乡风情,相比西塘多了一份安静,相比乌镇多了一份诗情,虽低调内敛,却难掩清丽秀雅。 “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蒲扇轻摇旧时光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3:56:55)  点击数[247]
  • “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”。小时候的夏夜,妈妈经常手摇蒲扇,哼着儿歌哄我睡。蒲扇一扇一扇地扇出清凉,驱赶着蚊虫 ; 带着妈妈的爱我进入梦乡。 以前夏天,脑子里没有 空调概念 ,电扇也没有,蒲扇是每个人必备的消暑神器。整个夏天扇不离手,太阳底下遮太阳,下阵雨时遮头。 我童年和少年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也谈以前的低水平生活——读《发工资的日子里》有感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3:46:46)  点击数[238]
  • 读了刘立江老师的文章《发工资的日子里》,深有同感。 中国人民在毛主席、共产党的领导下,经过 28 的浴血奋战,推翻了三座大山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开始 了 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。但由于一个时期政策失误等原因,付出了学费,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。 就说我家吧,当时我父亲每月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芦墟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与孩子们讲了凡四训的故事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3:33:16)  点击数[297]
  • 7 月 20 日,吴江区了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单位芦墟老年大学的五老志愿者,走进汾湖三好村暑托班,和 20 多名孩子一起讲“了凡四训”的故事。 袁了凡,姓名袁黄,是我国明朝时期的思想家,文学家,农学家水利学家和立法学家。他出生浙江嘉善,晚年居住在我们吴江芦墟的赵田村。袁了凡自幼博览群书,学识渊博,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红木浜纪事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3 13:22:47)  点击数[240]
  • 欣闻 盛 泽新桥河整治 工 程接近尾声,笔者 前 往 观 看。那里 旧 貌焕新,驳 岸 护栏修筑一新,沿岸路面,连 同 西 岸 的北浜路、中 浜 路和红木浜(注 1 ) 路 ,砖 石 铺新,走上去相 当 舒坦。河中荷花、美 人 蕉挺出水 面 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从学号56说开来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0 20:34:42)  点击数[238]
  •   1956年夏,我在本村小学高小毕业后,顺利考取了芦墟汾湖(现在的芦墟中学)中学,面对入学通知书,全家喜忧参半。那年月,国家建设刚起步,经济薄弱,物质匮乏,生活普遍清苦,我家人口多,更是拮据,父母终于发话:“你就在家学干农活吧!乡下人有个小学文化就蛮好了。”我沉默无语,悻悻不乐。僵持之际,在母校老师和亲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
  • [无大类栏目] 发工资的日子里
  • base发表于(2023/7/20 20:13:49)  点击数[309]
  •   父亲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,从我记事起,六十年代初他每月工资就是一百多元了,在工薪阶层算是比较高的了。但听母亲讲,这点收入日子过 得 太紧巴,常常入不敷出。我上小学学了点算数后,母亲把我当成文化人,十五号父亲发工资前,让我帮她做个计划。买粮多少元,买煤多少元,买菜多少元,买布多少元, …
    | 阅读全文 | 回复 |
    ·共 4045 条,当前第 63/203页,每页 20 条 上一翻页 页首 上一页 [61] [62] [63] [64] [65] [66] [67] [68] [69] [70] 下一页 页尾 下一翻页
    | 网站地图 | 联系我们 | 帮助中心 | 图片新闻 |